《中国卫生报道》栏目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杂志融媒

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唯一学术与艺术融和的网站

协办单位:

* 皖南医学院 * 扬子江药业

* 山东省千佛山医院

* 齐鲁制药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山东省青州市人民医院

协办单位:

* 皖南医学院

* 扬子江药业

* 山东省千佛山医院

* 齐鲁制药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山东省青州市人民医院

微信号

公众号

宣传合作:18766191639

微信号:zgwssygl

投稿邮箱:zgwsxsyys@163.com

经验交流

宁大一院:勇当改革排头兵,高质量建设浙江省区域医疗中心

发布日期:2024-09-10 21:41:16 来源:中国卫生学术与艺术网 阅读量:

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党委书记 阮列敏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新时代新征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科学谋划、全面部署。

会议作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大决策,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坚强决心和强烈使命担当,为健康中国建设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作为浙江省区域医疗中心,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将坚决扛起打造区域医疗高地的责任使命,提升学科技术、探索创新研究、找准民生需求,勇当改革排头兵,为我市卫生健康事业跨越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01

聚焦学科技术抓改革  增强核心竞争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有破有立,得其法则事半功倍。”改革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当前,医院正处于整合改革的关键时期,必须“破立并举”。

一是坚持“学科攀高 服务创优”主线。聚焦学科建设,建立学科常态化评估机制,持续做精神经中心、心脏中心等尖峰学科,不断做强重症医学、呼吸科、泌尿外科等优势学科,加快发展老年医学、肿瘤医学等潜力学科,推动临床诊疗水平达到省域前列。坚持以疾病为链条,强化学科联合诊疗服务,推动学科集群化、中心化发展,从单纯疾病诊疗向疾病综合管理转型。立足省区域医疗中心定位,细化优势病种,通过建团队、强临床、促协同,破解“急危重、疑难罕”等影响百姓健康的医疗诊治难题。

二是筑牢医疗质量底板。开展全面提升医疗质量管理行动计划,落实和完善医疗质量改善制度机制,以绩效为抓手强化管理体系。推动医疗质量信息化、智慧化,构建病历管理、手术管理、院感管理、药品管理、耗材使用管理的信息化管理闭环。打造院内专业医疗质量指标信息库,持续优化医院安全不良事件上报、分析、改进路径。常态化开展院内医疗质量、科室运行项目改善和提升管理活动,进一步促进质量管理工具掌握,优化学科诊疗能力,提升科学医疗质量管理水平。

三是完善“同质+错位”发展理念。在三院区管理同质化、学科同质化、技术同质化的基础上,结合各院区区域特点和周边群众的主要需求,实现特色鲜明、功能互补、错位发展。方桥院区突出公共卫生和急危重症、创新技术孵化与临床研究,填补南三县的高水平医疗空白。月湖院区在现有健全体系基础上,突出心脑血管、老年医学、多系统共病的诊治。外滩院区在强化医疗综合能力基础上,探索特色专病中心建设。


02


聚焦创新研究抓改革,发展新质生产力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医院以公共卫生中心启用、方桥院区二期运行、浙江省研究型医院建设单位获批为契机,超常规地抓好人才引领、创新驱动的“牛鼻子”,推动教育、科技、人才协同发展。

一是在科研创新方面,对标国内一流科研院所,建设高端科研仪器平台,高水平完成省重点实验室和省工程研究中心建设,在心脑血管疾病精准诊治和泌尿系统疾病医疗器械研发领域取得标志性成果。以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医院为目标,围绕十大主攻方向,集聚创新资源,承担国家、省市级重大科技攻关任务,形成能够改写疾病诊疗指南的临床研究成果,落地能够解决卡脖子问题的前沿技术和创新产品。

二是在人才建设方面,按照“优先发展、专科急需、临床紧缺”的引才原则,实施“一人一策”“揭榜引才”“以才引才”“柔性(双聘)引才”等方式“组合式”招引。转换招聘思维,变“等人”为“寻人”,优化博士研究生入职医院奖励管理办法,精准招引青年人才、支持青年人才发展。探索实施高级职称晋升前(分类)到国内外重点实验室进修的机制,推动人才从单一能力的提升向创新型复合型人才转变,实现人才队伍“整体跃升”。

三是在教学育人方面,对标“双一流”大学附属医院建设标准,围绕师资队伍建设、教育管理评价体系、教学平台与培训基地建设三大重点,加强医教协同,建设宁波大学医学生综合素质训练基地。在教学管理人才选拔、管理和评价体系上狠下功夫,全力优化师资结构,创新教学管理,规范开展特色教学活动和教学行政查房,全面提升医院教学质量。


03


聚焦民生需求抓改革,夯实基层服务力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医院要以改革“小切口”破解民生健康服务需求“大问题”。

一是纵深党建联建机制。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深化“联入走访”做法,全覆盖服务偏远乡镇,持续实施“党委联街镇、支部入村企”,协助地方建立预防为主、保障急危重症救治的基层治理体系。坚持联在经常、走在日常,第一时间找准基层健康急需、发展必须。比如,针对霞浦街道老年群体医疗服务急难愁盼,探索打造社区居家安宁疗护示范点、构建老年认知障碍特色照护模式等项目,医地携手平台联建、资源联享、问题联解。

二是优化一线纾困模式。将调研破题思维延伸到内部治理,在党委层面,开展“到一线找办法”大走访走调研,班子成员围绕医院治理体系、“医学高峰”、智慧医院、清廉医院、公共卫生安全等重点领域,聚焦本医院改革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领题破难。在党支部层面,发挥“项目式工作法”优势,摸清支部在学科建设、团队发展、科研创新、服务患者等方面的不足之处,对标对表全国、全省领先标杆,找差距、明方向,通过项目推进实现学科建设突破性进展。

三是创新基层服务体系。聚焦基层服务健康中遇到的难点、痛点问题,以基层托管、专科专病联盟等方式推动基于分级诊疗的全病程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格局。以智慧医疗促进患者安全、体验提升与成本下降,优化互联网医疗的服务模式,提高群众接受度,让优质医疗资源的可及性与覆盖面更强。持续开展线上线下一体的多学科诊疗,为疑难复杂疾病、多系统共病患者提供一站式诊疗。

来源:宁波市卫生健康委

 编辑:玛 雅

审核:治 鑫
 通联:吴 静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