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智慧-分享
发布日期:2022-09-30 21:55:03 来源:中国卫生学术与艺术网 阅读量:
学术不端行为是指违反学术规范、学术道德的行为,国际上一般用来指捏造数据(fabrication)、篡改数据(falsification)和剽窃(plagiarism)三种种行为。但是一稿多投、侵占学术成果、伪造学术履历等行为也可包括进去。
近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刚通报了 学术不端论文调查处理情况。
在此小编整理了七种情况,希望大家能仔细阅读,避开学术不端。也欢迎补充:
1、论文内容与他人论文完全雷同或过度引用,涉嫌抄袭。
我们通常使用的检测系统是知网,每次查重都会给出查重报告和查重率,论文发表前成稿后,一般都是要先做检测,再进行接下来的投稿环节的。现在知网能个人查重了,你们肯定也都知道。
Ps. 要是初稿不想花毛爷爷,可以在后台回复“免费查重”,提供免费查重服务~(助力学术发展,我们仍在努力!)
2、论文内容与作者本人发表过的论文重复率高。
各期刊编辑部往往根据本刊实际情况设定收稿重复率阈值。有的投稿与作者本人已发论文存在多处重复,或是多篇已发论文的合并拆解,这些都会被判为重复率高。
这里就不难看出,拥有写作能力的重要性,提升写作能力主要是创新力,会不断地涌入新的想法,自己的稿子也会越写越顺、越写越好。之前也会有一些学员来找小编咨询【论文门诊】服务时会问:“是不是能帮忙修改好?”“包过吗?”这里小编再次重申,我们是正规的学术指导机构,没有代写代发服务。
学术是没有捷径的,想要走得远,只能是从提升自身的能力出发,从一开始没有头绪,到业内大咖亲自指导,写作与科研能力的提升,才是在学术圈走下去的硬本领!
3、与学位论文重复率高,作者署名另有文章。
这里分三种情况,一种是与他人的学位论文相似度过高(说得已经很委婉了);第二种是与同一指导教师的其他学生的学位论文相似度高;第三种是与投稿作者本人的学位论文相似度高(这个没啥说的,都是自己的东西,但是也不能同时用哈)。
4、译文或经过文字性处理的文章,系统无法有效检出。
重复率低甚至重复率为零的文献,并不意味着一定不存在学术不端问题。低重复率论文的学术不端问题的常见形式有两种:
①由外文翻译过来的中文文章,这种方法也时常有人使用,
②通过对文章的内容进行顺序的调换、章节的增删、语义的杂糅以及文字方面的“策略性”修改,用完全不同的文字来表达相同或相近的内容。
5、论文在投稿过程中,被他人剽窃参考文献处理不当,存在引而未标或标而未引现象。
自己原创的、被退稿的论文,在另一本行业类期刊上以另外作者署名的形式被刊发出来。这种情况虽然实际发生的不多,但却影响极坏。这里不做过多阐述。
6、参考文献处理不当,存在引而未标或标而未引现象。
①作者确实引用了,却在成文是由于疏漏而未能将引用文献全部列出。(这种痛谁能懂!参考的文献那么多,一不小心就会漏掉,一定要细心,把使用过的文献归好档!)
②作者担心论文达不到评审中的创新性要求,处于某种侥幸心理,隐去所参考的文献。
③作者为“提升”论文的学术水平,故意列出文中没有引用过或没有参考过的业内大咖的论文。
以上这些不用多说大家也都知道,道理都懂,论文写来写去,创新真的太难了!!难道就没有我的一席之地吗?学术是个圈,而我只是单纯地想站在圈里,就这么难吗?
关于创新点,就是要掌握时下热潮,看懂政策要求,紧跟业内风向标。关于论文的参考文献,小编在上一篇【论文小白自救指南】里也提到过,尽量多参考同领域、近几年、大咖级、被引率高的文章。由于本篇不做重点讲述,就不展开了~
7、一稿多投。
一稿多投是我们投稿时,杂志社都会明确提到的一点,禁止一稿多投。一旦发现一稿多投现象,编辑部也会严格处理的。
来源:学术进修课堂
编辑:玛 雅
审核:治 鑫
通联:吴 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