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卫生报道》栏目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杂志融媒

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唯一学术与艺术融和的网站

协办单位:

* 皖南医学院 * 扬子江药业

* 山东省千佛山医院

* 齐鲁制药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山东省青州市人民医院

协办单位:

* 皖南医学院

* 扬子江药业

* 山东省千佛山医院

* 齐鲁制药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山东省青州市人民医院

微信号

公众号

宣传合作:18766191639

微信号:zgwssygl

投稿邮箱:zgwsxsyys@163.com

经验交流

安徽省天长市人民医院改革与发展纪实

发布日期:2021-07-31 11:12:50 来源:中国卫生学术与艺术网 阅读量:

一、医院改革与发展现状

天长市人民医院是一家融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三级医院。始建于19492月,医院占地面积83亩,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其中医疗用房5.1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3亿元。医院开放床位95016个住院病区。门诊设33个临床医技科室2014年医院门诊病人44.16万人次,收治住院病人3.12万人次,手术病人近万例。医院有在岗员工819人,其中正高9人、副高职称54人,主治、主管中级医技护师223人。拥有医学研究生学历人才24人。医院2014年投资近3000万元,购买了安徽省县级医院中一流先进设备:飞利浦64128层螺旋CT、美国GE 3.0磁共振系统、医院拥有飞利浦综合型数字化心血管造影系统D.S.A、医科达直线加速器、GE L9四维彩超、进口腹腔镜、德国人工肾、东芝800MA数字胃肠X光机、日本电子胃镜、东芝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一大批进口先进设备。医院心内科、肾内科被确定为安徽省县级医院特色专科。

医院曾三度荣获全国卫生文明先进集体,数次被安徽省政府表彰为安徽省文明医院,连续23年被滁州市委、市政府授予文明单位、文明单位标兵称号,2014年度又荣获“滁州市文明窗口”荣誉,是卫生部颁发的安徽省首批、全滁州市第一家二级甲等医院,现为安徽医科大、蚌埠医学院、皖南医学院、安徽中医学院教学医院和国家爱婴医院。

二、精心组织,积极探索,扎实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

    根据国家、省关于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要求,我院在市医管会及有关部门指导下,精心组织,积极探索,扎实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

1、取消药品加成,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

2012年10月起,我院在全省县级公立医院中率先取消药品加成,实行药品按进价销售,严格执行县级医院医疗服务价格,降低大型医疗设备检查费(CT下调12%,MRI下调10%),设置了诊察费,提高护理费、手术费。医院成立了网上药品采购工作小组,将医院在用中标药品和经药事会讨论批准增补药品编制成我院《在用中标药品目录》。95%以上药品在省药品集中招标平台实现网上采购。

保证临床药品供应,防止药品过期积压,促进医生合理用药,按照中标企业主导配送原则,制定了药品集中配送企业遴选工作方案,将原来70多家统一整合确定6家配送企业,压缩流通环节,挤压药品利润空间,最大限度让利患者。医改实行零差率以来,医院药品减少加成收入7134万元,其中2014年药品减少加成3264万元,让利于民,让群众看病得到了实惠。药品配送率达到98%,满足了临床用药需求,也没有出现因药品断供缺货或质量问题影响医疗工作的情况。

2、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实行全员聘用制

天长市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组织、编制、发展改革、卫生、财政、人社、价格、药监和市级医院负责人为成员的医院管理委员会,作为县级医院管理的决策机构,履行医院重大发展规划、院长选聘与薪酬制度等重大事项。

第一,落实医院用人自主权,医院招聘人员由过去人社局、卫生局具体负责改由医院自主招聘,人社、卫生部门配合监督。2012年医改以来医院已自主招聘员工161人,解决了临床急需人才;

第二,实行全员聘用制。一是医院管理层实行职务聘任制,医管会聘任院长,根据院长提名,医管会批准任命了三名副院长。通过民主测评、考核、院领导班子研究同意等环节,决定聘用了全院107名中层干部。按照廉政工作要求,对涉及人事、医疗、设备、药剂等关键部门5位负责人实行任期岗位轮换。对药品、器械采购、保管、财务管理人员统一轮岗。二是对全院医护人员实行专业技术职务竞聘。按德、能、勤、绩的考核标准,实行技术职务竞聘上岗,评聘分开,完成对全院574名专业技术人员的竞聘上岗工作。三是对普通行政、工勤人员进行考核聘用。采取民意测评及工作考核的方法决定了对一般工勤人员的聘用。

由此完成医院全员竞聘上岗,对141名劳动合同制人员实行同工同酬,享受包括住房公积金在内的五险一金待遇。

 3、改革分配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

医院制定了新的《医院绩效考核办法》,建立了多种形式的分配激励政策:一是按风险等级不同设立医护人员安全奖,奖金分为临床、医技、行政后勤三个等级;二是设立“三好一满意”为基础的优质服务奖,定期考核通报,奖优罚劣,目前已通报28期;三是设立执行院规院纪与出勤为考核内容的满勤奖,奖勤罚懒,鼓励全员守院规、出满勤,爱岗敬业,多做奉献;四是完善以医疗质量和服务数量为核心的绩效考核。为了充分调动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医院在新绩效考核方案中增加了住院次均费用、病床周转率、药占比等专项考核指标,重新调整了病历质量奖、新增了创新奖等,更好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得的改革精神。奖金分配向一线、高风险、贡献大的岗位倾斜。改革后,在一线承担高风险、贡献大的医务人员收入比其他工作人员高出60 %,医生之间的差距最多相差3.5倍。

4、积极开展临床路径管理工作,探索按病种付费方式改革

2014年4月,省卫计委确定我院为临床路径管理示范医院,我院结合实际分三批实施临床路径病种172种,覆盖医院常见诊疗病人(10例以上)的44.7%,每日实施路径占全院住院病人26.3%,占新农合病人35.9%。

自2014年9月正式开展临床路径至2015年4月共收治新农合临床路径人数4180例,入径3678例,入径率88%,完径3126例,完径率85%;完径病例次均费用3612.2元,人均三费2503.5元,药占比40.5%,补偿比68%,平均住院日7.38天。同比全院新农合病人次均费用用下降27.1%,三费下降21.7%,药占比下降 2%,补偿比增加 10%,平均住院日缩短3.1天。实施临床路径后,与 2013年相比,2014年同期同病种病人总费用下降了0.97%,药品、材料下降了4.2%,平均住院日缩短1.1天。

通过实施临床路径,规范了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预防和控制了滥用药、过度检查等弊端,规范了医疗流程,加快了周转及床位利用率,提高了工作效率,患者满意度得到提高,医院整体服务质量也得到提升。

5、开展医疗服务共同体试点,提升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

为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加快建立分级诊疗机制,根据省里要求,我院与18个乡镇卫生院签订开展医疗服务共同体试点,按照现有的资金支出分布结构,适当考虑住院人次和费用的合理上涨,以及开展签约服务等因素,预算安排城乡居医保基金的支出总额,并将总额换算成参保人头费用,实行包干,依照统分结合,权责廓清,强化监督的要求,优化乡镇医疗队伍,提升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提高县域内就诊率。

6、加强医院能力建设,不断提升医院服务水平

通过多种措施,鼓励医务人员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制定优惠政策,引进高学历人才。目前医院已拥有博士1名,硕士24名。在政府与主管部门支持下,医院添置了64排128层螺旋CT等一批先进医疗设备,新建了内科综合楼,高标准建设了重症医学科,救治了近百名危重病人。投资800万元的消毒供应中心已经投入使用,投入500万元建立医院信息化管理系统。医院服务能力的提升将更多病人留在本市就医。2014年全市参保人员外转就诊率9.8%,农合外转病人就诊率8.2%。


友情链接: